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各位领导: 我们是购买重庆万科17英里的平墅业主,本应沉浸在即将入住的万科宣传的top级平墅的喜悦中,但现实却给我们开了玩笑,因为万科17英里楼盘开发商(重庆嘉畔置业有限公司)给我们业主移交的是一份不合格的答卷。从7月30日通知接房起,我们遭遇了对万科17英里楼盘的信任危机。在这期间,经过与嘉畔置业验房陪同人员现场查验、测量、实地观看等,发现平墅区域在规划设计、房屋质量、绿化景观品质等方面存在问题,经几轮沟通后,仍有部分重大问题未能解决,因此我们向万科总部领导寻求帮助,以期切实解决我们的基本居住问题。重庆万科17英里平墅区重大问题如下: 一、东区平墅出行、归家道路及设施极其不人性化。 1、漫长曲折的Z形无障碍通道作为唯一上下人行通道不合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需增加电梯。 东区平墅区域由11、12、17幢(同在一排),13、16、18、21幢(同在一排),14、15、19、20幢(同在一排)三排组成,整个区域为坡地结构。目前开发商将一条多达五道转折的狭窄不锈钢扶栏无障碍通道作为13-21、14-20幢平墅区域与竹林路出入的唯一人行通道,设计极其不科学、不人性化。正常设计下,无障碍通道仅作为婴儿车、残疾人士轮椅通过,是道路的辅助便利设施,但现在开发商把它作为13-21、14-20幢平墅区域连接竹林路唯一出入口,存在出行障碍和重大安全隐患。在集中交付期,遇到两三家人(十人左右)同时通过,由于道路曲折狭窄,大家只有在上面排队通过,根本无法超越、错身。今后在13-21幢这个狭小区域一旦发生火灾、骚乱等紧急情况,上百人如何在这拥挤、曲折的通道中逃生?其次,每个家庭都会有老年人,年轻人上下行尚觉十分吃力,对于要在这长期居住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噩梦。再次,遇炎热天气,不锈钢扶手滚烫灼热,极容易造成老人、小孩烫伤(开发商陪同验房人员已亲身体验)。最后,在11-17、14-20排均设置有电梯,唯独13-21排无电梯,这是开发商重大的规划设计缺陷。 据此,我们请求修建电梯,建议如下:11-17、13-16两排间距窄,目前适合修通行设施的地方(Z形无障碍通道旁)高差约10米,若修成步梯,对于老年人来说上下行仍十分艰难,且在狭窄空间修电梯是最为可行和实用的方案。因此我们请求万科总部督促嘉畔置业修建电梯(不限于前述建议位置),并协调相关部门给予特事特办,切实解决我们的出行问题。 2、回家路线设置不科学,需重新规划打通栋间通道。 当初购买房屋时,1、2楼(合院)业主看重的是宽敞大气的前入户和房屋的户型结构,购房宣传册上栋间均有道路,但实际交付时仅有18幢旁有步梯,13、16、18幢的合院业主需穿 过13、16、18幢后院道路再从前院以相同的路程绕行前入户。此外,14、15、19、20幢业主从竹林回家也需绕行相同路径下行至他们一排,若再前入户,路程将更加曲折。我们无法接受后院变前院这种颠覆房屋功能结构的入户方式,这也不是我们购房的初衷。因此恳请万科总部督促嘉畔置业尽快公布及执行科学的方案。 二、13-21幢、10幢前道路狭窄,不符相关规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为欺瞒销售。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第5.2.2条,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m。现在13-21幢1.1m左右宽的人行过道嘉畔置业认为未有丝毫不合规。此外,两个人并肩行走都艰难、下雨天只能撑一把伞的狭长小道上,在发生火灾、地震等极端情况下,业主根本无法快速有效逃生自救。另外,买房时销售顾问及购房合同均未提及13-21这一排前道路窄的问题,也阻止我们到工地看个究竟,这已构成欺瞒销售。在协商退房无果的情况下,业主提出依据目前堡坎情况扩宽道路至1.5m也多次被嘉畔置业拒绝。对比50幢(除50幢103号房因花园面积较合同少几平方外)、44幢在原有前道路80公分基础上再拓宽1-1.5m、前移花园墙增加花园面积的解决方式,开发商对于东区13-21、14-20幢的出行问题却始终拒绝整改,这是明显的不公、区别对待。 三、部分路段人车不分流,存在安全隐患。 在业主多次沟通下,嘉畔置业已同意将竹林大道部分路段(11-17幢)作为消防安全通道平日不通车,同时在平墅11幢至高层8幢之间车库口(平墅业主步行出入必经之处)借用高层区域重新修建小路实现人车分流,但目前因高层业主反对,开发商回复将拆除小路,恢复绿化,同时也回复未有替代方案解决人车分流。因此,我们再次恳请各位领导督促嘉畔置业尽快拿出可行的方案,解决业主人身安全问题。万科17英里整个项目既有高层、平墅,也有双拼别墅,未实现人车分流的区域不止以上提及之处,也请万科总部进行检查,切实解决整个小区的人车分流问题。 四、31、32、33、34幢合院(1、2楼)无前院道路,无法前入户,与双拼别墅距离近;43幢合院部分视野被挡墙遮挡,未做绿化处理。 销售虽没有夸大告诉31-34幢业主能拥有和样板间一样大小的花园,但在卖房之初承诺花园在合同上都是以8折体现,也就是说业主得到的花园面积会至少是合同面积乘以1.25,业主想过它小,但没想过花园小到如此离谱,变成了一个进出都困难的过道。此外,间距问题没有被任何销售人员提及,31-34幢、43幢合院业主购购房时完全不知晓房屋离双拼、挡墙如此近距离。从3个月前与开发商沟通、协商至今,仍无具体解决方案。因此,强烈请求万科总部督促嘉畔置业拿出诚意解决问题。 以上一至四所反映问题,涉及不同区域业主,但凡有一户反对,嘉畔置业就撂挑子借口不整改,这完全是整个项目的重大设计规划缺陷,不应作为激化业主内部矛盾、开发商脱责的借口。再者,嘉畔置业及万科物业拒绝建立业主群,我们虽已建立业主群,但仍有1/2以上业主未能取得联系,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从全局出发与嘉畔置业协商解决问题。 五、房屋、排水施工质量粗糙,需重做。 1、地面回填工艺偷工减料,与样板间不符,防水卷材施工工艺粗糙,存在开裂、沉降、渗漏风险。 已有装修的业主发现,地面回填区域为陶粒加细沙,与购买房屋时样板间展示的陶粒加混凝土回填工艺不符,导致室内地面、露台开裂渗漏。此外内外墙面、车库、所有102、103中间区域等处均存在渗漏。虽部分问题已在整改,但开发商未从根本原因解决,仅打个补丁就了事。对此,我们要求凡回填区域与样板间工艺不符或有渗漏风险的地方需重新施工,杜绝渗漏问题再次发生。 2、车库漏水同样需从根本原因整改 近几次大雨后,车库消防管道、其他线路管道均存在漏水、滴水现象,墙面也存在脱落、返潮现象。目前车库远没有达到使用标准,而开发商确已计划近期出售车库,虽买卖自由,但这完全是对消费者的极度不负责任。故请万科总部督促嘉畔置业从问题根本解决漏水问题。 3、 排污水管道施工粗糙,容易造成倒灌 部分业主发现排污管道被浅埋,若不全面排查、整改,最终将导致一楼出现严重倒灌,渗漏,影响业主的正常生活。 六、煤气管从地下、门前穿过,侵占个别业主权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17英里平墅合院所有102、103号房(总共约90户)的后院地下、门旁墙壁煤气管穿过。本应该在公区设置,却在业主产权范围穿过,且在购房前并未对相关业主告知。一是若遇故障,需挖开102、103号业主地下进行维修;二是日常搬运家具,若不小心气撞破煤气管,将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轻则煤气泄漏、重则引发爆炸。难道刷了警示标志,北碚燃气、嘉畔置业、万科物业就能脱责,所有责任由102、103号业主背锅?这已构成对102、103号房业主的严重侵权。因此,我们要求嘉畔置业出面协调北碚燃气,移动煤气管道。 七、电箱放置不合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及事故纠纷风险。 每个102号房车库入口墙壁处都挂满了有线电视、移动通信、安防监控等箱子,嘉畔置业在售房时同样未明确告知这一不利因素。如同煤气管道问题,这些箱子放在102号房经常出入的车库入口,一是部分业主门口的电箱放置位置较低,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二是当业主搬运家具物品发生磕碰以致箱子及线路损坏时,难道又要102号房业主承担责任?本应放在专区的各种电箱,却放在业主出入频繁的地方,这一问题再次证明了嘉畔置业的设计缺陷。因此我们要求嘉畔置业、万科物管协调相关单位移动这些箱子。 八、东区平墅(11、12、17、13、16、18、21、14、15、19、20幢)园林绿化景观粗糙,无健身娱乐设施,亟需提升品质。 东区平墅在总房价上总体比南区便宜,是因朝向及地势,但并不代表绿化景观的打造可以被区别对待。验房时,业主普遍体会东区绿化粗糙,比南区差很多。为此我们要求对东区(含竹林大道)升级绿化档次,丰富绿化品种、层次感和精致度,每排在适当的区域增加健身娱乐设施。请万科总部督促嘉畔置业尽快公布方案并持续落实到位。 九、利用宣传图册、样板房进行误导销售 嘉畔置业提供的宣传图片,门窗显示为系统门窗(如下图),但在接房后业主发现门窗材质与宣传图片、样板房材质不同,嘉畔置业却辩称系统性门窗仅为2楼卧室门处,销售在营销业主买房时强调所有材质、功效与样板房无二,但无论从外观、材质上来说都与样板房存在差距,故存在误导销售行为。此外,嘉畔置业以样板房已销售、不能提供业主联系方式为由,阻碍业主进一步搜集证据,维护自身利益。 以上是在接房、验房时暴露的重庆万科17英里的相关问题,也是业主最难接受的重大且亟需解决的问题。虽开发商售后、客户维护部、工程部、景观设计部、物管以较好的态度与业主对接,搜集相关问题,但问题上报到万科(重庆)企业有限公司决策时,但凡涉及整改面较广、程序稍繁琐、整改成本稍大的问题,重庆万科、嘉畔置业均以各种理由进行否认、拖延、开脱。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购买万科17英里几乎倾尽所有,然而嘉畔置业自认为到达交付标准的17英里所呈现出的规划设计、房屋质量、绿化景观、公区设施等严重与其宣传的TOP系品质不符,在多番沟通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我们向万科总部各位领导反映以上问题,以期切实为老百姓解决。 万科17英里平墅业主 2020年9月2日 |